暖阁内,朱厚照换过常服,坐在御案后,腮帮鼓起,满脸不愉。
三位阁老视而不见,继续侃侃而谈。
尤其谢阁老,从上古讲到夏商,从秦汉说及隋唐,不是杨瓒来得快,两宋都要过一遍。当真不愧好侃谈之名。
中官通禀,杨瓒进殿行礼。
虽已做好心理准备,面对三只老狐狸,仍是心里打鼓,掌心冒汗。
没能出宫,又被抓住讲古,朱厚照委实憋屈。
见谷大用扛进玉米,无视刘阁老眉间紧蹙,张口道:“杨先生平安归来,朕心甚慰。”
“陛下厚恩,臣铭感五内。”
“此物即是番粮?”
“回陛下,正是。”
“名为玉米?”
“是。”见阁老扬眉,杨瓒立即补充,“因粮种为陛下所赐,感天子隆恩,臣斗胆,以此为名。”
“是哪个玉?”
“回阁老,山石之玉。”杨瓒豁出去,朗声道,“敬献此粮,以解边镇之急,边民之忧,伏望陛下江山永固!”
“恩。”李东阳拂须,颔首道,“陛下以为如何?”
杨瓒眨眨眼。
如此胡说八道,竟也安全过关?
“好!”
朱厚照哪管许多,盯着解开的口袋,双眼发亮。
“杨先生,此物当如何食用?”
杨瓒顿了顿,见阁老同有此意,忽然觉得,铺垫许多,这才是几位大佬的本意。
遥想收到玉米粒时的猜测,默默转头。
熊孩子这般,不奇怪。
问题是,朱衣象笏的内阁相公,竟也有吃货属性?
杨御史万万想不到,见识过甘薯,朝中诸位大佬,对蓟州种出的番粮都是万分感兴趣,期望值非同一般的高。
不是情况不允许,东暖阁内必会坐满。
见几位大佬如此殷切,杨瓒没有藏着掖着,当即献上几本簿册。
最上一本,赫然是亲笔写就的食谱!
翻过几页,朱厚照眉飞色悦,兴奋难掩。
“好,甚好!”
三位阁老不好同天子抢,翻开玉米种植记录,细细研读。
杨瓒无事,见暖阁内燃有火盆,得天子恩准,请几位公公取来长筷,当着几位大佬,烤起玉米。
浓香的味道,在暖阁内飘散,十足勾人食欲。
玉米有些老,烤过之后,却是相当有嚼劲。
杨瓒略感惋惜,低暔两声:“如有甘薯,其味更美。”
刘瑾最先听到,当下跑去御膳房,搜罗来最后几颗甘薯,按杨佥宪的吩咐,埋入炭灰。
少顷,玉米烤熟,张永先用,试过无碍,再呈天子。
“好香!”
朱厚照抓起筷子,狠狠一大口。
热气烫嘴,仍连声叫好。
三位阁老古稀之龄,雪鬓霜鬟,比起烤玉米,明显更喜烤番薯。
火盆换过三次,袋中玉米少去半数,中官和殿前禁卫都有幸分得。想起幼时经历的荒年,不免想到,如果早几年种植番粮,遇稻谷减产,是否就能少饿死些人?
杨瓒掰开一颗红薯,一边呼气,一边送进口中。
刚吃两口,就被劈手夺走。
以为是熊孩子,转过头,却对上刘相公一张英俊的老脸。
不知何时,天子阁老都围着火盆,盘膝而坐,一边烤玉米,一边分红薯。
无语片刻,杨瓒重新拿起一棒玉米,默默望向屋顶,和他抢甘薯这位,当真是四朝元老,能止小儿夜啼的刘公?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